英在柏林搞监听惹怒德国(国际视点)

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3-11-0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德国首都柏林,英国驻德使馆屋顶上方的圆柱形建筑内(右侧圈内)疑装有监听设备。

人民视觉

西方国家的监听丑闻不断扩大,在“棱镜门”、“监听门”等进一步发酵之际,英国驻德使馆被曝出监听德国政府的丑闻。德国外交部11月5日约谈了英国驻德大使西蒙·麦克唐纳,要求他对当前媒体报道的英国驻德使馆搞监听作出解释,强调从使馆等外交机构实施监听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英国对盟友的监听丑闻对英德两国的盟友关系造成重大损害。

欧洲议会正向各成员国政府施压,要求给美国情报机构前雇员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并已经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就成员国遭监听展开调查。

国会总理府为主要目标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在柏林的大使馆同时也是英国情报部门的监听站。《独立报》的信息来自斯诺登提供的材料。材料显示,英国驻德使馆屋顶安装有高科技监听设备,监听设备外观被伪装成难以识别的圆柱形小帐篷形状。

另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航拍照片清晰地显示英国驻德使馆顶部确实有一个白色帐篷状物体。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称,英国可能利用这一特殊设备拦截德国政要的手机通话、无线数据以及整个柏林的远距离通信。

英国使馆位于德国首都柏林政府核心区域,于2000年起用,紧挨着勃兰登堡门和美国使馆。报道称,这些监听设备可以监听整个政府区域的手机和网络通信,其范围包括德国议会大厦和总理府。此外,报道指出,英国情报部门政府通信总部也在驻其他国家的使馆安装有类似设备,对所在国的通信信息实施监听。英国使馆情报部门的监听工作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五只眼”国家的情报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盟友之间信任大打折扣

英国使馆的监听行为对英德两国的政治互信造成重大损害。德国联邦议会情报监控委员会主席托马斯·奥珀曼说:“从今往后,我们不得不从心里提防着会被盟友监听,这着实令人感到悲哀。”

德国基民盟内政事务专家沃尔夫冈·博斯巴赫要求德国政府采取措施,“最新情况表明,我们跟英国之间也需要签订互不监听条约”。

德国联邦宪法保卫局表示,自从今年7月监听丑闻曝出以来,德国反监听部门就对英国使馆进行了更严密的监视。德国对英国使馆进行了不定期直升机巡视,以侦查英使馆的监听活动。但是,即使有证据表明英使馆存在监听设备,因无法进入使馆搜查,也就无法证实这些设备进行了非法监听。

另据德国《世界报》报道,德国总理默克尔11月5日在总理府秘密会见了前国防部长古滕贝格。德国媒体认为,默克尔与古滕贝格谈论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丑闻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影响。古滕贝格近日在一篇署名文章中严厉批评美国情报部门的监听活动,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必须为监听默克尔手机做出“明确的道歉”,称这是解决这一危机的“唯一途径”。

欧洲议会介入监听调查

目前,德国对是否向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的讨论还在继续。德国内政部长弗里德里希表示,目前“没有理由为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因为他“没有受到政治迫害”。有德国专家也认为,不应该给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因为“这相当于跨大西洋关系的解约信”。

当前,欧洲议会内部向各成员国政府施压,要求给斯诺登提供政治避难。德国绿党籍欧洲议会议员维尔纳·舒尔茨表示,因为有多个欧盟国家遭到监听,欧洲议会已经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如果斯诺登能在委员会作证,作用十分巨大。

有分析指出,“五只眼”国家开展情报合作,已经使德国感觉被边缘化,眼下曝出的英国针对德国的情报战,将进一步为英德关系带来影响。“五只眼”国家签订了互不监听情报共享协议。在这一框架下,英国有可能充当美国在欧洲的急先锋,实施对德国的监听。

(本报柏林、伦敦11月6日电)

>> 点 评 <<

张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英国监听德国并不奇怪。其一,英国是美国领导的“五只眼”俱乐部成员,在一定程度上也必然服从、服务于美国的全球监控战略。美国既然对欧洲实施大规模监听监控活动,作为美国核心盟友的英国就必然不能置身事外。其二,英德在二战期间曾是死敌,迄今英国对德国仍存有很强的不信任。此外,德国在外交、军控、金融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与英美有明显差异。如德国2011年在联合国安理会就利比亚问题投了弃权票。德国科技先进,在常规武器开发及国际贸易领域都是领先者。因此,英国有足够动因对德开展间谍活动。

先是美国监听德国,接着是同为欧盟成员国的盟友英国也对德国搞监听,这让德国感到不满和愤怒。尽管德国反应尚为克制,但英德之间、英国与其他欧洲盟友之间的互信会受到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之间以后会加强彼此防范,从而加大隔阂。英国监听丑闻的曝光将进一步加剧其他国家对英美监听监控无所不在的担忧。发端于美国的监听风暴将对未来国际关系、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本报记者 王晓越采访整理)

本文链接:http://news.go2uk.info/local/201311/356.html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

[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