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5岁时被拐卖 凭记忆画图千里寻亲(组图)

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3-12-09 来源:都市快报
罗刚罗刚罗刚的家罗刚的家 罗刚凭借儿时记忆画出老家地图罗刚凭借儿时记忆画出老家地图

记者 陈小向  每天晚上爬上床,闭上眼睛,只有5岁的罗刚就开始拼命地记住家乡的信息:有桥、有河、还有房子的模样。那时他刚被拐卖到千里之外的福建,跟家乡的惟一联系就是刚形成的模糊记忆,那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全名叫什么。

23年后,罗刚通过记忆,加上谷歌地图,以及“宝贝回家”志愿者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家乡与亲人。这样的故事在印度也曾发生,并且即将被拍成电影。

作文:我的爸爸妈妈

罗刚记得小学3年级的时候,刚开始学习写作文,老师布置的第一篇题目就是:我的爸爸妈妈。

“我没有爸爸妈妈,我不知道怎么写。”他随便写了几个字就交上去了,写的是“爷爷奶奶我走了”。从那个时候开始,罗刚内心有意识地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5岁时的一天,罗刚独自去幼儿园上学,路上遇到一男一女,他们以去找罗刚的爸爸为由,将罗刚从重庆拐骗走,随后卖到了1500公里外的福建。但是2年后,福建的父母也去世了,他和妹妹由爷爷奶奶继续抚养。上小学后的罗刚,既没有养父母,也不知道亲生父母在哪。

没有父母,他在学校里常被同学们嘲笑和欺负,罗刚说:“那个时候真的特别想爸妈,想去找他们。”但是罗刚根本不知道家乡在哪,叫什么,以及父母的名字。

他惟一能记住的就是对家乡生活环境的模糊印象。“有山、有水、有大马路,我家就在马路边上,还有桥,我从那里摔下去过。”罗刚开始努力地去回想家乡的特征。

有一段时间,罗刚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闭上眼就开始在大脑里不断地搜索关于家乡的记忆。爸妈的面貌、家里吃的菜,更多的是家里周边环境的记忆:马路是柏油的,两座桥的形状,小学在哪里,被拐那天穿的毛衣是红色的,上面有个天鹅图案……

有一次,罗刚记得他跟邻居对话,很自然地就用上对方的方言聊天,那时他还把女性长辈称呼为“娘娘(niang niang第一声)”,但对方并没有告诉罗刚他可能是四川人。那时候,家里竭力避免一切让他能找到爸妈的线索出现。

很久以后,罗刚才知道邻居是重庆人,这给了他第一个找到家乡的线索和方向。

不过很多年后,罗刚才把这个细节联系起来。到福建没几年,他已经开始跟着新的家庭学习闽南语,四川话的记忆也逐渐消退到潜意识里。

当罗刚一个人的时候,他会慢慢地去回想这些细节。那时他知道,现在的爷爷奶奶对他也挺好,自己也没钱没能力找回去。只能默默地在大脑里面一遍又一遍去回想,“我的头就像一台电脑,努力地把这些记忆储存起来”。

把对家的记忆画下来

“我有一段时间其实也不是那么想找父母,这边生活还可以。”初中后,罗刚关于家的记忆尘封在大脑里,他不再轻易去触动它。

上地理课的时候,会讲到中国的省份分布,罗刚有时会下意识地去查看四川省,他想了解关于那里的一切。但是他还没意识到自己内心深处是想回家,去找已经面目模糊的父母。

福建的两位老人,罗刚的爷爷奶奶辛苦地把他和妹妹抚养大,并且尽可能地让他们多读书。罗刚中学毕业后,到了一所中专学校读机械设计专业。

学设计增加了他对于平面与空间的理解,有一天,罗刚想:我可以把小时候记得的那些环境都画下来埃

“那时候,我其实已经有比较独立的看法了,学习之外比较空,我就开始根据记忆去画家乡的那些特征。”罗刚涂涂改改,终于画出了一份简陋的地图。

“前几天我整理房间的时候还翻出来,那份手画地图比我今年画出来的都要详细。”不过,那时罗刚画好就放到一边去了。

重新再画这幅关于家乡地图的时候,罗刚已经27岁,10多年过去了。中专毕业后,罗刚参军入伍,退伍后又进了消防队工作。

2012年10月的一天,罗刚突然觉得自己应该落叶归根,“工作后,有经济能力,我就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找找亲人”。

他找到了“宝贝回家”公益网站,他知道希望渺茫,但还是决定试一下,“不然不死心”。“宝贝回家”是一个帮助家长寻找失踪儿童、帮助流浪乞讨的孩子找家、为孩子家长及志愿者提供一个信息沟通的公益平台,目前已经帮736个人找到亲人。

相比其他人找到亲人的方式,罗刚寻亲的过程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经典案例。

谷歌地图里找到家乡

这个颇具时代特征的寻亲案例中,最关键的一环是罗刚的记忆,加上网络技术的协助。

28岁再想去寻找家乡的时候,罗刚发现自己这台“电脑”年久失忆,很多细节都已经遗忘到了角落里。

志愿者蓝雪的协助,又从这台“电脑”里挖出了更多细节。蓝雪说,当时在论坛上看到了罗刚的信息,感觉有希望。“很多寻亲的人,记忆都在脑海深处,要看怎么去引导,要问他一些关键的、有判断性的细节,比如周围地形,附近是否有河流、公路、船、火车、桥,作物、吃过的有地理特征的食物,及被拐线路等,他能想起来的任何细节可能都会有助判断。”

2013年元宵节后,罗刚差点被蓝雪问崩溃了,他觉得5岁时的记忆根本就不够判断出一个地方,他甚至都叫不出村子的名字。

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应用学博士陈海贤说,记忆其实分为很多种,有语言记忆、机械记忆、环境记忆等,对于5岁的儿童来说,语言记忆其实并不重要,环境记忆更深刻。

蓝雪正是从这个方向突破,帮助罗刚回忆起了家乡的环境:有柏油马路,而且两条路还交叉呈丁字形,两座桥呈90度连接。他甚至还想起了学校的位置、路过的稻田、河流跟马路的走向、河流发过洪水……

另一位志愿者“mimirr”专门找来1990年的重庆道路图,确定当时只有318和210两条国道是柏油马路。

顺着两条国道,罗刚地图里的寻找范围缩到了重庆邻水县,此前众多志愿者帮他实地考察走访,排除了一些丢失小孩的家庭和地区。

2013年4月26日,罗刚至今还记得那个晚上。他说:“用谷歌地图查看邻水县的时候,当时随手拉了一下地图,突然发现有两座呈90度连接的桥,清晰地映入脑海。”罗刚5岁的记忆瞬间翻涌而出,他贪婪地放大了地图,仔细地对比回忆着。“越来越激动,我觉得那里就是我的家乡。”那是一个叫姚家村的地方,罗刚把地图发到网上,请当地志愿者们帮忙核对。

他从地图上判断出来的学校建筑很快得到了志愿者的确认,随后记忆的细节一一得到了对应,一切都似曾相识。“我就认定那里是我的家了。”罗刚说。

寻亲,连着把妻子也找到了

罗刚没有直接赶去相认,而是通过志愿者采集双方的DNA样本,从科学上确定遗传关系后,他才去了姚家村。

那一天对两个家庭来说,喜忧参半。罗刚又吃到了母亲烧的面,可是他也没忘了远在福建的爷爷奶奶,“毕竟是他们把我养大成人,一直对我很好,两边都是亲人。”罗刚把小时候的愤怒埋进了心里最深处。寻亲有了一个幸福的结局,罗刚却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

罗刚找到父母的消息传开,远在福建的爷爷奶奶却不安了,就像自己的孩子丢了一样,他们担心罗刚再也不回福建。那几天,他们一次次地给罗刚打电话,讲述自己的担忧和伤心。这一幕,23年前也曾让罗刚的父母伤心流泪,惊慌绝望。

11天后,罗刚带着父母回到了福建,他想让父母告诉爷爷奶奶,“我不会走的”。

罗刚的母亲在福建看了他的家后,内心却非常希望他能回四川。福建条件艰苦,重庆家里有5层楼,母亲觉得“儿子可以不用再受苦了”。不过双方最终都尊重罗刚的意见,他选择继续留在福建。

一个月后,罗刚的母亲撮合着给他相亲,一个重庆姑娘成了他的未婚妻。罗刚说:“父母的媒妁之言,我们相互见了也都挺喜欢对方的,就这么成了。”说起这个未婚妻,罗刚掩饰不住激动。

他们的婚礼定在今年12月24日,平安夜,一个浪漫的日子。婚礼在福建举办,他邀请了重庆的父母、弟弟。这几天,他正在为举办婚礼而幸福地忙碌着。

罗刚的家

罗刚读书的小学

四川省 邻水县 姚家村

90度连接的桥

河流

柏油马路(国道)

本文链接:http://news.go2uk.info/china/201312/3526.html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谢谢!

[报告] [推荐] [收藏] [打印]

网友评论 条评论 所有评论